在现在这个社会,孩子们很多养成了一来伸手二来张口的习惯。很多时候有些家长会告诉我们孩子吃饭很不好,在家里都是哄着他求着他才肯吃一点,可怎么办才好呢?
其实在幼儿园也是一样,可以说我们中班这个年龄段每天吃饭也分成好几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每天不用老师提醒能保证把碗里的饭菜都吃的很干净。第二种类型先是观察今天吃饭合不合自己的胃口;这第三种类型干脆来了一个大转变和老师开始讨价还价,找一系列的借口来推掉自己能少吃一点是一点来到达自己的目的。在我们班里每天吃午餐总是有那么小部分孩子从开始一直吃到最后结果还是一样,那么这些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在我们班级现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多多是个帅气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来很甜,是个蛮可爱的小男孩,可是他每天中午吃饭就是个大难题啦!不管我们怎么去哄他,说好话给他听就是无动于衷,每天就是在耗时间,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时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饭放在嘴巴里,这几粒饭在嘴巴里一嚼就嚼了很长时间,等过了一会儿他眼睛又开始东张西望等到其他小朋友吃的差不多时,他还是没有吃完。不仅有多多的类似情况也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先看看今天的菜是什么菜,看菜合不合口味,每天吃饭先是把饭吃完,然后看到不喜欢的菜就开始用勺子一点点的在抠,当老师说你赶快把这个菜吃下去时,他们会说:“老师我这个菜真地不喜欢吃可不可以不吃”,之后在我们的鼓励下他开始慢慢的尝试,可过了没过多久,又不动勺子了。我每天看着他们这样也真的很无奈,有时和家长聊起,才知道在家里有的不仅挑食而且每天吃饭要吃很长的时间。
从以上孩子的身上发现一个是吃饭慢,而另一个孩子是看菜是否对胃口。总之他们都不爱动手吃饭,爱挑食,可每次他们又想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够愉快的进餐不要挑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孩子肯定,不要因为做不好而一切代替。指南中还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会一些自理的基本要求。不过在这两个事例中我也开始琢磨,找一些原因的存在。我开始反思我也有做的不足之处,有时看到他们实在是太慢太慢我只好帮忙开始喂了,可一喂他就大口大口的吃,这就表现出孩子的本性,其实他不是不会吃,也不是慢而是要等着老师来喂。这就表明了有些孩子在家时过于照顾,而导致孩子的懒惰。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挑食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把爱挑食的孩子和不爱挑食的孩子座在一起得到一些帮助。
评论